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核心要义 | 喜迎十九大①
民小编说
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民教育编辑部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策划了系列文章,望与所有教育人一起回顾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五年,一起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喜迎十九大”系列文章的开篇,我们先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书记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和重要内涵,领会总书记对教育的战略定位、根本任务、根本宗旨、发展道路、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重要问题的论述。
作者 | 杨银付 涂端午 俞 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育,心系学校,心系国家与民族的下一代,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工作、宣传工作、组织工作、经济工作、文艺工作、统战工作、新闻舆论、网络信息、国家安全、知识分子、哲学社科、科技创新、卫生健康、体育运动,以及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会上的重要讲话,都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
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和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或走进学校与师生座谈,或致信师生寄予希望。特别是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对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基本框架,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依法治教和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教育论述,首要的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和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少先队入队仪式,向少先队员们致以节日问候。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
在教育的战略定位上,坚持把教育作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他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教育第一”倡议的坚定支持,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他提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他把教育提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教育,有具体而生动的内涵。
一是从个体层面,强调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核心,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视作“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他要求,努力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教育”,从而使“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二是从国家层面,强调教育服务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是为了实现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他深刻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通过教育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三是从人类层面,重视教育服务人类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人类文明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依靠的是传承与创新。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普及教育,才能“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
教育是国之大计和重大民生,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战略定位的“两个途经(重要途径、根本途径)”“两个决定(决定今天、决定未来)”“两靠(靠人才、靠教育)”“两基(基础、基石)”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战略定位的重要论述,务必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创新、抓未来的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组织领导优先、规划优先和投入优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观摩学生足球训练
2
在教育的根本任务上,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其核心在于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论述中最多的。习近平总书记把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一是从“四个服务”论述“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发展方向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四个服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是统筹促进教育服务人的发展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一句话,“四个服务”是对教育工作的总要求,揭示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坚持“四个服务”,就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就要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
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论述“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我国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以德为先,崇德修身。着眼当代中国下一代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要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要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细、落小、落实,入耳、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就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让他们从小心中有“核心”,“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就广大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做法治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民。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中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
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毕业后为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要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三是从“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论述“如何培养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育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
强调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强调当代青年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勉励青少年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秀品格。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系统工程,提出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育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和“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家长“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社会各方面也要协同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就要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出发,始终把握在当代中国立德树人的质的规定性,用心、用情、用功、用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在教育的根本宗旨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些讲话既彰显着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又蕴含着坚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列的“两个期盼”“十个更”中,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教育。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良教,“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集中体现在让人民“有学上”和“上好学”,即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高度重视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补上这个短板,就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他把“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视作“治本之策”,强调“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二是特别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立足我国现代化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就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要“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在谈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结合制造业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多次提出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创新人才”。
三是明确要求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38次,审议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省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等教育文件,特别是第三十五次中央深改组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总体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握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与“四梁八柱”,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
教育是民生之基、民生之首。教育为了人民,教育依靠人民,教育成果由人民共享。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就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
4
在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次谈到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新要求。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
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办教育既要借鉴又要弘扬,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中国特色”,“特”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办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我们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就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有中国特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走向世界”。
二是融通中外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世界水平”,核心在质量、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研判世界教育发展水平,就要把我国教育放到世界教育发展格局的坐标系中;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就要立足国情、博采众长,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这也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服务大局”“双向开放”“提升水平”,我国教育在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的同时,要更加积极开展国际教育、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整合、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例如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要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前沿和薄弱学科建设,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强强合作提升我国教育实力和创新能力。又如在我国涉外办学工作中,要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为重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再如在留学工作中,统筹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提高留学教育质量,打造“留学中国”品牌,通过加大留学工作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人才。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把做好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球教育治理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多边教育行动,加强对重大教育理念规划的研究,主动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主动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制定,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通过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促进教育领域合作共赢。要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已经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起,成为新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工作的三大支柱。
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讲演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提出了新文明观,强调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与包容性。要以新文明观引领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外人文交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把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文化精神、文化创新成果推广开来、弘扬起来、传播出去,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要继续办好孔子学院,为传播文化、沟通心灵、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主动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以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正确之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就要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育综合改革布局中的切合度和贡献度,以教育开放的主动赢得教育发展的主动、赢得人才国际竞争的主动、赢得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动,办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5
在教育的依靠力量上,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二是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指明成长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着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为好老师明确了根本标准,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成长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他勉励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强调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就要真正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以一流的教师创造一流的教育,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6
在教育的领导核心上,坚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我们的学校是党领导下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从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切实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号召力、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党支部、党总支等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中。要加强包括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是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从全局上把握,要从政治上把握,要从能力上把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把课讲好。“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三是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论述,就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教育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立意深远,丰富深刻,以上撷取了六个主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教育论述,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了重要的丰硕成果和历史性成就,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杨银付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端午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俞可系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素材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19期
责任编辑 | 邢星
推荐阅读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⑥ | 习总书记谈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⑤ | 习总书记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使教育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④ | 习总书记谈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则国家强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③ | 习总书记谈理想信念: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② | 习总书记谈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① | 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体会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